臭氧(O3)通常在夏季產生,因為大氣中的光化學物質在陽光下發生反應。O3氣體在食品工業中被廣泛用于包裝材料、原料和儲存設施的消毒[1]。有人認為,與食品中使用的其他補救化學品相比,臭氧的優勢在于它沒有殘留物。由于半衰期短,它分解成雙原子氧的速度很快,在大氣中約為20-50分鐘,在水中約為1-10分鐘[2]。然而,它是一種腐蝕性很強的氣體,對于它的使用,使用適當的管道(聚四氟乙烯),鋼或玻璃系統至關重要。Manning和Teidemann[3]表明,臭氧(O3)濃度的微小增加(40-60 ppb)會影響植物表面的真菌群,可能還會影響毒素的生物合成。先前的研究表明,暴露于氣態臭氧污染物的輕微增加會改變針葉上的層球真菌群[4]。
目前,歐盟立法規定堅果(包括用于加工的開心果)中af-latoxin B1 (AFB1)的很高含量為12 μg/kg,人類直接食用AFB1的很高含量為8 μg/kg[5]。開心果的AF污染要么發生在收獲前,因為殼的早期分裂和昆蟲的破壞,要么發生在隨后的干燥和加工過程中[6]。例如,在伊朗,對10,000多個開心果樣本的分析顯示,36%的樣本中含有AFB1,其中近12%的樣本超過了伊朗的很高水平(5 μg/kg)[7]。在阿爾及利亞,1998年至2002年期間,523份樣本中AFB1的很高含量為113 μg/kg,平均范圍為1至3.8 μg/kg[8]。在突尼斯,76%的開心果在儲存過程中被發現受到AFs污染[9]。延遲采收、加工和儲存已被證明對開心果的AFB1污染有顯著影響,而且往往會增加AFB1污染[6,10]。
因此,人們有興趣研究諸如氣態O3之類的處理,以減輕包括開心果在內的堅果中的AFs[11-13]。以前的一些研究已經檢測了電化學產生的O3對不同堅果(包括花生和巴西堅果)中黃曲霉毒素和黃曲霉毒素(AFs)活性的效率。然而,關于開心果的研究較少[11-13]。Mylona等[14]研究表明,氣體O3 (100-400 ppm)在離體條件下對黃萎病鐮刀菌的微孢子萌發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處理后能降低貯藏玉米籽粒中伏馬菌素B1 (FB1)的污染。事實上,很初的發芽抑制之后是恢復、生長和FB1的產生。
然而,Sultan等[12]發現氣態O3在抑制黃曲霉分生孢子萌發方面非常有效,但在花生基培養基上,無論水分活度(aw)如何,對黃曲霉菌株菌絲生長的控制效果都不大。對巴西堅果進行O3處理的研究表明,暴露于這種氣體會影響真菌群的生長并降低AFs[11]。他們用三種濃度的O3(10、14和31.5 mg/L)放置5小時,發現在180天的儲存期內,這種濃度的O3抑制了黃芽孢桿菌和寄生蜂的定植。然而,在低濃度的O3下,真菌仍然能夠生長。食用堅果時需要小心,因為高濃度的脂質會與氣態的O3相互作用,導致污染和異味[15]。真菌種類對O3暴露的敏感性可能會有所不同,這取決于暴露時間、應用濃度和商品類型。
它也會受到水分含量和孢子形態的影響[16,17]。在之前的研究中,沒有研究過氣態O3 (0 - 200ppm)作為一種控制措施,在未經加工的開心果培養基或儲存的未經加工的開心果中萌發、定植和AFB1。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使用氣態O3來控制(a)離體分生孢子萌發,(b)離體菌絲生長和AFB1的產生,以及(c)接種開心果生孢子并暴露于O3中的黃曲霉種群,以及在不同aw水平下儲存20天后對AFB1污染的影響。
研究表明,使用氣態O3暴露的分生孢子和菌落黃曲霉在磨生開心果為基礎的培養基上不是很有效。事實上,通過修復系統,分生孢子迅速恢復了萌發能力。高達200ppm的O3氣體處理30分鐘對菌絲延伸和隨后的AFB1生產影響不大。對貯存的生開心果進行原位研究,接種黃曲霉分生孢子并暴露于O3中,在不同aw水平下貯存20天后,黃曲霉種群的分離率降低,但對AFB1污染的影響不大。這表明可能需要更長的暴露時間,而且效果也可能受到水分含量和商品類型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是富含脂質的基質。
然而,這必須與潛在的污染效應和飲食質量相平衡,如果長時間高水平接觸可能會影響飲食質量。未來,為了在食品加工中更有效、更安全的使用,需要為特定食品確定很佳的氣態O3濃度、接觸時間和其他處理條件。在潛在的商業應用之前,可能需要對每種商品進行中試規模的測試,因為每種食品的O3應用可能不同。此外,需要進行體內和體外毒理學試驗,以量化降解產物對人類和動物健康的影響。